时间: 2024-01-03 10:02:24 雅安日报
彭芝银(中)与村民查看中药材长势
荥经县荥河镇林多地少、降雨充沛,拥有良好的中药材发展自然条件。荥河镇紫炉村村民零散采挖和种植天麻、重楼等中药材习惯由来已久,然而受种植规模小、种植技术差、不具备苗种繁育能力、销售渠道单一及市场行情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没能将中药材种植培育成主导产业,导致村民收入微薄。
“乡亲们种下苦药材后,不久就将过上甜日子咯!”近日,荥经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彭芝银,指着一大片枝繁叶茂的药材说。在荥河镇紫炉村,彭芝银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守山人”,他从事中药材种植销售二十余年。“大山对农人最好的馈赠,当属名目繁多的中药材,比如天麻、重楼、川黄柏……”每次提到中药材,彭芝银总是如数家珍。
长期以来,彭芝银都在思考如何把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2016年,彭芝银多方筹措到资金50余万元,带头试种三七、川贝母、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同时,他还积极到康定、石棉等地学习中药材种植先进经验,钻研摸索种植技术,引进优质的中药材品种,积极探索奔赴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此外,他还连续五年在荥经县人代会上提出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快中药材产业环线建设等建议。
“最先解决的是育苗技术难题。有一年因受客观原因影响,从外省购买的苗种迟迟无法运回,收到的时候已错过最佳种植时间。”为此,彭芝银暗下决心,一定要突破技术难关。后来,他还与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一起研究育苗技术。经多年摸索培育,现在荥河镇的重楼、毛慈菇等中药材苗种基本能自育自足,不仅价格便宜,也减少了苗种长途运输对成活率的影响。
除了在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帮助,彭芝银还免费为大家提供苗种,并在种植技术上全程提供指导,并和种植户签订“种植订单”,实行购销一条龙服务。通过多措并举,极大调动了当地广大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共带动周边230余户农户发展种植中药材达2000余亩,实现年产值3000余万元。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荥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彭芝银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至今已有4年多时间,现有28户成员加入。“合作社采取‘基地+技术+农户’的模式,年综合收益达300万元以上。”彭芝银介绍,由他提出的打造中药材示范园的建议也被镇政府采纳,目前荥河镇中药材产业基地已具雏形,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种植中药材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不仅需要过硬的种植技术,而且气温、市场行情等因素对每年的收成和收入也都有影响。”尽管过程很艰辛,但彭芝银从未想过放弃。
如今,在各方努力下,荥河镇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当地群众的腰包也日渐鼓了起来。
荥河镇人大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雨莎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桃月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4-01-03 10:02:24
编辑:李桃月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