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05 08:37:52 来源:雅安日报
宝峰彝族乡工作人员与少数民族同胞座谈
彝族群众展示采摘的茶叶
荥经,古称严道,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故里,是南方丝绸之路重镇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两山”实践示范基地。
由于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位居藏羌彝民族走廊带,且是连接甘孜、阿坝、凉山少数民族区域的重要节点和辐射攀西、康藏的桥头堡,荥经素来与少数民族地区往来密切。如今,这里有彝、藏、回、蒙古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达63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3%。2006年,该县还设立了民建彝族乡和宝峰彝族乡两个少数民族乡。
长期以来,荥经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持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集全县智慧之力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成立少数民族乡
从无序迁入到有序管理
8月2日傍晚,在荥经县民建彝族乡大坪村的文化广场上,当地群众在一起跳广场舞,孩子在一旁嬉戏玩耍,旁边还有一些村民在健身,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徐徐铺展。
民建彝族乡是荥经县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自2000年以来,陆续有近500名外地彝族同胞自发搬迁至此,主要以采茶务工为生,居住在原国营茶厂职工宿舍、厂房,用当地群众的话来说,那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怎么办呢?一起干!”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家的帮扶下,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灾后重建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为彝族同胞修建新房,解决“成家”的问题;把当地部分茶园分包给他们,教他们管理茶园,解决“立业”的问题。此后,又陆续为他们购买保险,改善基础设施,解决看病、上学等问题。
“起初,彝族同胞只能租借当地农户的房屋安身,冬天透风、雨天漏雨。加上没有土地,缺少生产资料,只能靠耕种高山废弃土地为生,生活贫困。”当地村民李木支哈说。
如今,走进大坪村,极具民族特色,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附近绿油油的茶园里,几位彝族同胞正在采摘夏茶。
“我家承包了10余亩茶园,每年有近五万元收入。现在不仅有新房住,还有富民产业,村上的基础设施也是越来越好,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及现在的生活,李木支哈说。
像李木支哈这样,感到生活十分幸福的彝族同胞,在当地还有很多。如今,当地群众仅靠茶叶,人均纯收入已超过6000元。
不仅如此,与民建彝族乡隔山相邻的宝峰彝族乡,也有着可喜的变化。
同样作为少数民族乡镇的宝峰彝族乡,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建到了村民家门口,山坡上连片的茶树郁郁葱葱,道路两旁的鲜花竞相绽放,许多青瓦白墙的农房拔地而起,呈现出一幅生动美丽的乡村画卷。
开产业环线新路、建现代农业园区,在传统茶产业基础上催生出茶园旅游新业态,种植养殖等农村特色产业呈现勃勃生机……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大道上,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四好’农村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我们不仅什么都方便,而且住得好、吃得好,挣钱也方便不少。”提起宝峰彝族乡的发展,当地一位彝族同胞说。
开展七大行动
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
一直以来,荥经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及时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各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开展。
为更好地做到管理和服务并重,2021年,该县制定并印发《荥经县民族工作“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围绕解决全县少数民族在户籍管理、住房、土地、优生优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优生优育教育、殡葬规范管理、治安管理等七大行动,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民族团结之花,需要从小培育。“以宝峰彝族乡为例,我们积极让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圆入学梦,融入校园大家庭。实行‘双语’教学,大力推广应用普通话,让所有孩子们在一起健康快乐成长,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荥经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李永宏说。
在宝峰彝族乡,彝族学生花马洗在初一时父母为她订了一门“娃娃亲”,经过当地政府的努力劝导和上级领导的坚持,最终成功退了亲。2016年,花马洗从荥经中学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如今她已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工作。“非常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的关心帮助,让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花马洗说。
花马洗的事例是荥经县开展三年行动中的具体成效之一。在开展少数民族优生优育教育引导行动方面,该县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计生和健康指导,努力促使少数民族群众增强少生优生的婚育观念。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优生优育指导,少数民族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得到增强,非婚生育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李永宏说,荥经县先后有21名少数民族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其中7人升入一本院校。
此外,荥经县还根据自身实际,多举措做好民族工作。
——开展少数民族户籍规范管理。为解决少数民族同胞户籍落地问题,该县开展“户口登记清理整顿”等专项活动,累计为310名无户籍少数民族群众办理了户籍,并对不符合户籍迁移、又在辖区居住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公安机关主动联系为其办理居住证。
——开展少数民族婚俗、殡葬规范管理行动。制定《少数民族殡葬规范管理行动工作方案》,积极引导宣传。截至目前,基本没有“早婚”“天价彩礼”等现象,且目前在荥经县居住少数民族群众均在满足法定年龄后结婚。针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积极协调规划土地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在规定地点进行火葬。
——开展少数民族治安管理行动。制定《少数民族治安管理行动工作方案》,开展预防犯罪、禁毒防艾知识讲座,全县少数民族群众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围绕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新问题,收集群众诉求83件,均及时进行化解和处理,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正如歌词所唱那样,这是生活在荥经的少数民族同胞共同的心声。
从自发迁居到有序管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同胞在荥经安居乐业。不仅生产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在不断增强,民族团结之花不断在清风雅雨间绽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民建彝族乡大坪村、荥经县公安局新添派出所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民建彝族乡大坪村小学教师何里色(彝族)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民建彝族乡、花滩中学等14个单位获评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荥经县教育局等5个单位和荥经县公安局新添派出所教导员杨成祥等9名同志获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同时,该县还涌现出了四川好人李国琼、彝族群众脱贫路上的引路人李木支哈、深情帮扶彝族同胞的扶贫人姚清国等民族团结先进典型。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2-08-05 08:37:52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