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09 08:35:15 来源:雅安日报
荥经石棺上的接吻浮雕 黄刚 摄
在市博物馆一楼汉嘉神韵陈列大厅,有一具十分引人注目的东汉石棺,雕刻精美,上有身着广袖长袍的一男一女盘腿而坐,男女正作亲密接吻状。据专家考证,此图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接吻石棺图案,因此被人们称作“中华第一吻”石棺,又叫荥经石棺。
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当时的荥经人是怎样生活、死后又有些什么信仰呢?
走近这个荥经陶家拐出土的砖室墓石棺细看,发现该石棺系由一整块巨大的红砂岩石凿成,长约2.3米,宽0.9米。接吻石棺浮雕整个画面下部为百叶窗式栏杆,上部有四个立柱斗拱,示意该画面都位于建筑之内,同时又将空间分割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棺身四周画像清晰精,重点表现的则是墓主(升仙者)在门内仙境生活的场景。
首先,石棺前浮雕为重檐庑殿顶双阙,双阙表明墓葬主人地位的尊贵和家庭生活的富足。棺后部是一只朱雀单足着地,振翅欲飞。在石棺一侧,刻四柱及栌斗,画面左部为室内生活图,男女二人相对席地而坐,互相扶拥握手接吻,这两人均为世俗着装,应为升仙之人,也可能就是墓主夫妇。
画面的中部,在半掩半开的门内倚立一头梳双环髻、身着长裙以手扶门的仙女,两侧各有一只对立的凤鸟以象征仙境。画面右部,刻一人双手笼袖、凭几席地而坐,室内只挂幔帐,下面的西王母端坐于几前,象征这里是西王母仙境。实际上,人们在雨城区的汉代高颐阙和芦山县的王晖石棺上面,同样能看到十分类似“启门图”的雕刻图案,它与双阙图案一起往往既象征着生与死之间的空间转换,也象征着升仙者从人间世界进入神仙世界的通道,启门人也因此被看作“仙人”。
在这个石棺的另一侧,刻的是一幅“饮马图”,一匹昂首嘶鸣、栓于树上的马,一侍马人手提一桶正在饮马,而另一侍者担着一担桶正蹒跚而来。那匹矫健的骏马,被拴在树上,双耳耸立张口,显出踏蹄渴求的样子,图案同样十分生动。
“这个汉代石棺1969年出土于荥经县汽车站附近,石棺早年被撬了一个大盗洞,后来石棺的棺盖也被砸碎,目前仅存棺身。”
据市博物馆专家介绍,对于东汉石棺上的接吻图案,根据《汉书·周仁》记载,“以事得幸、入卧内,于后室密戏(接吻)”描摹记述的场景,经国内专家学者多次多方考证,认为该接吻浮雕造型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接吻石棺图案,距今1700多年,故命名为“中华第一吻”。有人则认为,石棺上的图案是古代表现下辈人对长辈“孝”的“反哺图”。由于其历史、艺术价值极高,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后来,这幅人物生动、雕工精致细腻的“中华第一吻”和饮马图,还被收录进了《中国美术全集》。“中华第一吻”石棺,也成了雅安石刻文化的瑰宝。
罗光德/文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桃月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2-07-09 08:35:15
编辑:李桃月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