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16 11:58:17 来源:北纬网
荥经
吴雪莲 摄
荥经县隶属四川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处雅安市腹地,是一座位于长江上游的山区县城。荥经县常常以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为人们所熟知,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无独有偶,长江法第三条的内容与荥经近几年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推行与荥经本地“来荥经‘森’呼吸”、“康养度假基地”、“自然氧吧”等新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自然教育这一古老又新鲜的理念也走入了这座美丽的山区小城。
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本意为“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教育”,是让体验者在生态自然体系下,在劳动中接受教育,从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哈佛大学哈尔教授说过: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终极目标。
现今的孩子,生活在城市,周边都是游乐场,商场,他们眼中的世界可能跟成年人的完全不同。在这个商品经济为主的时代,孩子眼中看到的可能就是一幅万物皆可买卖的景象。仅仅通过书本,我们很难直观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大自然,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幸福感。颇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味。
既然我们向书本请教无果,何不向自然学习学习呢?
如果,事物的价值直接来源于孩子的亲身体验,即由他自己创造的,例如蔬菜自己种植,自己收获,然后跟大家分享,再到食用,最后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而这就是自然教育。
对粮食的珍惜,对土地的珍爱,对一切生命的尊重,都不再是口号式的话语,而是体验过之后能够落实到行动的东西。这一切的一切使得自然教育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生活教育。
荥经与自然教育
一、荥经的区位优势与独特资源,为荥经自然教育的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荥经古称严道,是古代南丝绸之路重镇、茶马古道重要驿站。拥有千年古道茶马古道、千年古城严道遗址、《何君尊楗阁刻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砂等人文遗产。
荥经黑砂烧制现场 颜立平 摄
荥经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是大相岭山系大熊猫野外种群的重要栖息地,境内有野生动物32目76科295种,拥有全国最大的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野生大熊猫31只;荥经境内植物品种丰富多样,乔、灌木约90科200属357种,拥有世界最大的、30万亩野生珙桐林群落。
荥经龙苍沟盛开的鸽子花 吴雪莲 摄
荥经森林覆盖率达80.3%、居全省第一,常年负氧离子含量每小时达5300个/㎝³,空气质量达国家特级标准,2019年优良天数达97.4%,被齐白石誉为“家在清风雅雨间”。
荥经自然景观独特,拥有亚洲最大的360度观景平台牛背山,全国最大的古桢楠林所在地云峰山,生态保护最完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龙苍沟等众多国家级以上的生态旅游名片。
荥经美景 吴雪莲 摄
全面的自然人文资源,为荥经自然教育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二、荥经自然教育发展成果的落地
目前,荥经初步完成“一营地两学校一古道”四大项目建设:
结合黑砂文化和古城遗址在严道古城打造了一个黑砂主题研学营地——丝路砂都国际营地
在严道古城遗址上打造的一所田野主题自然学校——古城田野自然学校
依托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宣教中心、森林保护利用设施、自然解说径等原有设施,在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内打造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第一所自然学校——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
沿茶马古道原址生态修复一条长25.9公里的徒步线路——大相岭茶马古道
目前,荥经发展全域自然教育的社会价值已逐步显现,经过一年的发展,成功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在荥经的落地,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被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评定为“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六大自然教育基地”之一。荥经率先推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校地共建”模式,打造出首个“校地共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落地案例,同时,“校地共建”模式走出荥经,与常春藤教育集团、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签订自然教育“校地共建”战略协议。在荥经县的牵头推动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分局等15家单位携手组成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联盟。
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鸟瞰效果图 刘文学 摄
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一角 刘文学 摄
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树屋 刘文学 摄
10月以来,荥经已吸引政府单位、教育局、高校、研究院、文旅机构等100个以上考察团前来荥经考察。
目前,荥经已研发出包括自然解说、自然科普、农事科普、食育教育、野外求生等在内的20余类课程,课程个数超过200个,组建起50余人的专业导师团队和100余名的自然教育志愿者团队,已举办自然教育相关营会/活动100次以上,参与学生2000人以上。
学生参加古城田野自然学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刘文学 摄
学生参加“田野微生态”自然教育活动 刘文学 摄
展望未来
未来,荥经将依托丝路砂都自然教育大本营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打造新型绿色发展的森林公园城市,并且持续在自然教育中深耕,走出一条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与自然教育共生共融,文旅产业发展与自然教育相促互通的新路子,建立起覆盖全地理区域、全内容领域、全目标年龄段、全时段的全域文旅新业态发展体系。
荥经作为川西生态资源富集的县城之一,正对“创建成渝地区自然教育第一县”的目标,发起全面冲击!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作者:徐诗源
来源:北纬网 日期: 2021-08-16 11:58:17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