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14 16:25:14 来源:北纬网
近日,雨城区上里镇龙泉村50亩集体罗汉果试验田中,绿油油的藤蔓铺满支架,一个个饱满硕大的罗汉果挂在藤蔓间,镇、村党员干部和农户们一起穿梭在田头地间,采摘、选果、装箱,果子按大小分拣装满了一筐又一筐,一片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
找“不敢”原因 打消村民顾虑
“清明节前过来的苗子,我和村组干部就种了起来。”雨城区人大代表、上里镇龙泉村党总支副书记赵学庆说。
乡村振兴工作中,龙泉村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但龙泉村有个颇为尴尬的问题——没有集体土地。
“我们的土地全部分给村民了,没有给集体留。”赵学庆说,当时就想着村民有了生产资料,能创造更多价值。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不错。就拿同村的村民代兴友来说,在自家茶地中套种罗汉果,去年茶叶和罗汉果的销售收入近7万元。
有了成功的先例,不少村民心动,但是却不行动。
“我明白大家的担心。”赵学庆说,他和上里镇人大主席团就这个问题走访调研了不少群众,大家心里始终有担忧。
“大家怕套种罗汉果,就像当初种猕猴桃一样。”赵学庆说,2013年,上里镇开始推广种植猕猴桃,就在大家尝到甜头之际,2016年,一场溃疡病,让龙泉村猕猴桃“颗粒无收”。
保守起见,大家在政府的鼓励中,发展茶产业。
茶园套种的方式,不仅能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助农增收,但龙泉村的村民始终不敢再轻易迈出这一步。
寻“想干”路径 铺好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关乎龙泉村未来发展。
在上里镇人大主席团的支持下,赵学庆依托自身人大代表和村组干部的双重身份,由村集体带头,先行先试,破除龙泉村新的发展难题。
没有地,龙泉村就去和企业商量,采用合租的形式,租下一块50亩的土地。
发展啥?虽前有“珠玉”,但为了稳妥起见,赵学庆带着村组干部外出考察罗汉果产业发展。
“一根藤能结几十颗果子,每颗市场价0.7元至1元不等,40亩地大概可以种7000棵苗,理想状态下,你算算,这个收益可观吗?”赵学庆说,“所以,我们村集体必须要搞这个产业。”
村集体发展资金有限,赵学庆与企业商量,等产生收益后再给付租金,得到企业的支持。同时,他还建议村集体经济贷款,筹集了6万元资金,龙泉村的罗汉果试验田开动了。
村干部和当地村民都积极参与进来。种苗,铺地膜,拉爬架,短短几天时间,罗汉果试验田有了雏形。
一边学一边干,赵学庆说:“通过50亩罗汉果的种养经验,给龙泉村的发展探好了道路。今年罗汉果丰收了,第一批我们村采了20000多个果子,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赵学庆表示,未来龙泉村将继续扩大罗汉果种植规模,充分发挥“基地+”优势,形成“教学、体验、旅游”一体化发展,将集团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路上,以党建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促振兴,放开胆子,迈开步子,带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目标迈进,使罗汉果成为龙泉村百姓的黄金果、富裕果、幸福果。
上里镇人大主席团 记者 胡月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北纬网 日期: 2022-11-14 16:25:14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