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8-08 09:16:52
她叫小琴,家住雨城区近郊农村,农历8月11日是她14岁的生日。
从4岁到14岁,她没见过母亲一面,对于父亲,她记忆最深的是,父亲给她带回了300元。
小琴说:“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我14岁的生日,我多想父亲能回家,也多想能有一个妈妈啊……”
失去母爱的日子
小琴的奶奶已62岁。近日,她在市区卖了黄瓜和竹笋后,顶着烈日回到家。此时,小琴已做好午饭等着她。
小琴穿着一般质地但干干净净的牛仔裤和一件T恤衫。4岁时,母亲与父亲离婚后走了,父亲此后长期在外务工,小琴就与奶奶相依为命。
“我4岁起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一面,父亲也很少回家,而且也很少寄钱回来。”小琴说,“前几年我读书的时候,需要买一些学习用具和学习资料,打电话给爸爸让他寄点钱回来,他叫一个叔叔带回来300元。这次地震,家里的房子被扯裂了,一下雨满屋都是水,我打电话让爸爸回来把房子修一下,他要么不接电话,要么说不管。”
长期患有哮喘病的奶奶,是小琴的依靠。奶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种玉米、丝瓜等农作物和蔬菜去卖,供她生活。
“我好想有个妈妈。”小琴一直和奶奶共睡一张木制双人床,仅有一部14寸黑白电视机。
老党员们的关注
小琴的生活状况,让生活在城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牵挂。
今年七一前夕,原雅安纺织厂退休干部、69岁的老党员唐启芳,雨城区工商联退休干部、78岁的老党员刘华诚,雨城区政协退休干部、72岁的老党员章淑华等,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作为发挥余热、贡献力量的平台,和名山区医院退休医务专家、74岁的姚洪俊,原雅安造纸厂退休干部、80岁的李孝华等,了解了小琴的家境。“我们共筹集了1300元去看望小琴。”刘华诚说,“小琴勤奋、勤快,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第二名!家务事也一样不拉,放学回家要喂猪、喂鸡、煮饭、洗衣、种菜!”
据了解,68岁的企业家、雨城区政协委员王治瑶得知小琴的情况后,也带上600元前往看望。接着,市融资企业联合会成员单位又筹集了7000元,给予小琴及奶奶以帮助。(文中小琴为化名。) 记者 彭华
责任编辑:李仕丽
日期: 2013-08-08 09:16:52
编辑:李仕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