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8-23 09:01:51 雅安日报
园区内务工的村民正在采收豆荚
秋色美如画,最美是丰收。
8月21日,走进天全县兴业乡柑子村,碧空如洗、满目翠绿。海拔1200米的山坡上,天全县粮经复合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里,一场关于大豆丰收的“交响曲”在持续近1个月后,渐渐进入尾声。
穿行其间,整齐排列的玉米“林”下、垄垄葱绿的茶树旁,一株株大豆植株上满挂颗粒饱满的豆荚,让人忍不住上前摘下几个,感受里面圆鼓鼓的果实。
“长得不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将豆荚摘下来放入筐内,村民刘定琰抬头看看,笑着说道。“工钱按重量算,每公斤1.6元,我们年纪大的每天能挣80元左右,年轻人能挣120元至150元。”
自从村里有了茶叶基地、建起了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村民李学伦这几年就没有外出打工了。“除了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安逸得很!”
田边、路旁,一袋袋大豆渐渐堆得像小山一样,只等园区企业装车运走。“全部运到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要是遇到短期内行情不好,也会先运到冷库冷藏保鲜。”柑子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嘉明说。
谈话间聊起今年的大豆收成,李嘉明掰着手指头粗略算了算: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亩,预计可收大豆55万公斤,比去年增加约5万公斤;按照村里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企业时确定的分红比例,仅此一项,就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0余万元的收入。
村民拥有的就近就业增收新渠道、村集体经济因此实现的可持续增收,都源于2022年以来,天全县围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脱贫村柑子村已发展的高山茶园为基础,因地制宜采用“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方式,积极探索出的“粮+茶”复合种植产业发展模式。
其中的茶为高山白茶,以黄金芽、奶白茶、极白等高端白茶构成;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构成,按照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播种,实现有限土地在空间上、季节上的有效利用,进而大幅提升亩均产值效益。
柑子村距天全县城约50公里、距兴业乡人民政府16公里,曾是天全县最偏远的贫困村。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这里凭借70%的森林覆盖率、适宜的气候、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茶园复合种植,让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村民变成股民,不仅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也为村民、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3年,柑子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净收入达到121.5万元,继续位列天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榜单前列。
现在,柑子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又有了新的增长点。就在近期,两处面积分别为200亩的集体经济增收基地项目正式落地,预计9月初开工建设,年底前建成投用。
“到今年底,园区面积将从7300余亩至少增加到8000亩。”兴业乡副乡长高秉健说,待到来年春耕,新增面积也将全部用于粮经复合种植。
吕江峰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4-08-23 09:01:51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