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5-18 09:14:54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5 月17 日,右手残疾的高志英正在“微菜园”种植蔬菜
“这里符合我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所有想象。”
5月17日,来自成都的李影一走进天全县始阳镇凤翔新民小区就惊呼:“我做梦都想有一栋自己的小房子,门前有花园,屋后有菜地,我栽花种菜……”
令李影羡慕的菜园,遍布在凤翔新民小区每一栋房子的房前屋后:豆苗探出脑袋,茄子开着粉色小花,豇豆开始攀爬竹竿,南瓜硕大的黄色花朵下藏着娇嫩小瓜……菜园碧绿,整齐,生机勃勃。
村民:
漂亮小区住着很安心
村民高志英正在自家门口的菜园点豆子——前几天,她刚把这里的胡豆收割了,现在正好点些黄豆。她用左手拿着锄头挖地,干干,停停,又继续,小狗躺在她不远处晒太阳。
因为小儿麻痹症,高志英右手残疾。她家4口人,儿子儿媳外出务工,丈夫在始阳镇务工,她则在家打理家务。靠着一只左手,她把家事料理下来,包括菜园。她家门口的几分地,现在就种植有莴笋、辣椒、白菜、茄子、向日葵……
“种的菜够吃了,吃不了的就拿去卖。我这身体,在家门口做点儿活,没问题。”高志英笑呵呵说。
另一微菜园里,81岁的张登明老人戴着帽子也在点黄豆。他的子女现在都没在家,他每天早晚都会到菜园看看,有时栽种些菜苗,有时除除草、松松土。张登明说,他在家门口几分地上种的菜,够他和老伴吃,吃不完还拿去卖了买油盐酱醋,今年他卖蔬菜已有1000多元的收入。
“中午吃莴笋炒肉片,叶子再弄一个汤,一会儿你就在这吃饭嘛,真正新鲜的绿色生态食品。”村民徐安郎在微菜园里刚扯了两颗莴笋,他抖抖泥巴把菜提到门口,拿出菜篮子和垃圾桶一边整理莴笋,一边向记者发出了吃午饭的邀请。他说:“灾后重建的小区,让们我们现在有了很漂亮的房子,而且门口有地,种满了菜,住起很安心。”
小区负责人
用制度管出独特风景
凤翔新民小区建于丹凤山下,占地200余亩,安置了来自6个行政村的235户受灾群众,共计1002人。小区房屋采用独门独栋、前庭后院、“微菜园”配套的设计布局,配套了应急疏散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凤翔新民小区党支部书记彭强介绍,一开始村民之间相互不太认识,从农村到小区,从散居到聚居,村民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等需要慢慢改变。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引领,凤翔新民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自2015年4月成立后,即下设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文明劝导、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6个工作小组,建立起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和村规民约将小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在微菜园的管理上,我们把规则讲明白,一视同仁。”彭强说,“村民就认凡事一视同仁、出以公心,规章制度一明,一切管理和发展事务都透明、公开,尤其是财务晒出来了,村民都很支持。”他告诉记者,小区现在有7名环卫工人,全天候管护卫生,村民自觉按倡导种植的菜品种植蔬菜,也不乱扔乱放垃圾,一小块一小块的微菜园始终保持整洁有序,生机勃勃,成了小区独特的风景。
游客:
现实版的微田园生活
这天,正有公益团队人员在小区给村民提供免费的旅游管理、旅游运营等知识培训,村民们也在讨论着如何利用好小区优势谋发展。
是成立合作社,还是开办旅游公司?是发展一般的民宿客栈,还是有针对性发展康养业?
“你要游客进来,游客就会来耍,就会拍照片——就像坐在屋门口喝茶、聊天、走进微菜园体验……”在一旁喝茶的李影接过话茬说,“这样的美丽景致,就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现实版,往朋友圈一发,格调好高好雅。”
李影的话,把大家逗乐了。她说,节假日的时候,一家人一起来到这美丽的小区住一个房子里,早晨跟阳光一起醒来,喊娃娃去菜园子摘颗新鲜叶子菜,煎个鸡蛋,煮碗面,想想都好幸福。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李影坦言,以前读词时就向往这种山野的天真自在,而到了灾后重建起的凤翔新民小区,便真切感受和体验到了这种美妙生活景象的现实——新民小区,正是梦想中的田园生活!
雅安日报/北纬网实习记者 杨亦萱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6-05-18 09:14:54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