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8-31 09:14:22 来源:雅安日报
得知罗明芳继续担任村里第一书记时,天全县大坪乡徐家村支部书记薛启军,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民。“我们舍不得她走。”50多岁的他道出了心中的想法。
从去年5月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始,身为天全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的罗明芳到徐家村任第一书记。她和村组干部共同努力,让这个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的穷村、弱村、后进村实现“华丽转身”,硬化通村路、解决饮水难等一件件难度极大的事变为现实,村民们希望:在脱贫的路上,罗明芳能一直在村上干下去。
罗明芳(左)和村干部讨论将扶贫台账公示出来
时间:早上9点
工作:完善精准扶贫台账、走访贫困户
“但文书,台账带来了吗?”25日一大早,从天全县城赶到徐家村的罗明芳,看到村文书但映松在活动室,便立刻问道。
但映松拿出了一叠资料,上面已梳理出各组贫困户分布、帮扶干部信息。
罗明芳仔细翻看了一遍,告诉但映松还需要把完善贫困原因、帮扶举措、帮扶干部等内容做得更细致,“徐家村现在还有42户贫困户、170名贫困人口,分布在10个组,台账建精准了,下一步的扶贫才能有的放矢。”
前来复印资料的村民杨明淑,碰见罗明芳,一把抓住她:“罗书记,下个月生姜就要收喽,啥时候再把专家请来给我们讲讲课?”
“等你们农忙过去再说,不然听课效果不好。”罗明芳又反问道:“听说你们家还想在网上卖生姜?”
杨明淑笑了一下:“女儿在外地读书,她说徐家村生姜、笋子这些东西这么好,在网上推广买能提高知名度。”
罗明芳点头称赞。刚驻村时,她发现村里产业零零散散,发展多年的生姜也不成规模,但村民的发展意愿强烈。罗明芳请来相关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到村里调研论证,得知徐家村正是种植生姜的理想场所后,她立即起草了《徐家村发展生姜产业的专题报告》,并争取到5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顺势成立了兴民生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村生姜种植面积近900亩,仅靠生姜这一项,去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
对接完相关工作,罗明芳又和村妇女主任易德芬走访贫困户。
因为颈椎不好,4组村民高朝珍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种了3亩多生姜,农忙时,在成都打工的儿子会回来帮忙。
“还有3亩的刺竹,过几天就可以打笋子了。” 高朝珍谈了自己的想法,想把刺竹种植面积扩大。
原来,凭借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罗明芳和村组干部推广刺竹种植,种植成本小,每年春夏季节,每亩能打500公斤竹笋。
“打竹笋是轻体力活,很适合村里的老年人,你一个人在家打笋子,还能增加收入。”罗明芳说。
时间:下午2点30分
工作:讨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下午2点30分,徐家村会议室内,村支部书记薛启军、村主任董华松、村文书但映松早已到场,并在签到本上签字。
就在去年时,村组干部每次开会还是拖拖拉拉的状态。
“以前认为村上事情多,就忽略了制度的问题。”董华松说,村组干部做事拖沓,工作缺乏激情。发现这一问题后,罗明芳和村组干部共同制定了严格的干部值班制度、村级代办工作职责等规定,并严格惩罚措施。现在村组干部作风转变,干事热情高涨了。
这次和村上的碰头会,主要讨论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徐家村正计划修通3条7公里的通组路,连接多功乡半沟村和大坪乡瓦坪村,这样一来,村里通往外界的道路将全部打通。
会上,罗明芳一口气抛出了不少问题:目前通村路的指示牌制作、保洁和20多个会车道的修建等。
修路曾是徐家村村民多年的愿望。全村14.7公里公路,仅3.7公里路面实现硬化,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灾后重建的建材运不进来。
在深入实地做调研、定规划后,罗明芳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全村7.8公里的路面硬化全部完成,分散供水工程也建成投入使用,全村832人的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修通村公路这样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都能顺利完成。眼下这些工作,只要我们齐心配合,很快就能完成。”薛启军发言道。
会议结束后,罗明芳带着资料,准备到乡上沟通汇报相关工作。“帮扶只有实实在在用情、实实在在做事,才能增添群众脱贫信心。”
记者 张婧
责任编辑:李吟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15-08-31 09:14:22
编辑:李吟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