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06 09:06:51 雅安日报
痛苦中熔铸坚韧,从灾难中汲取力量,在重建中实现超越。地质灾害,虽为惊心动魄的过往,却是一个跃升向前的崭新起点。
震后一周,《石棉县“9·5”泸定6.8级地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实施方案》制定完成,清晰界定了救助范围与程序,确保救助工作有序进行;
震后第10日,雅安“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过渡,从应急救援阶段转入过渡安置及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石棉县迅速响应,成立“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震后20天内,《石棉县“9·5”泸定地震农村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相继印发,为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与全面保障……
灾后恢复重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群众生活,是考验更是硬仗。面对考验,石棉县干部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于灾难中发展,也于灾难中感恩;石棉县委、县政府牢记嘱托,“兜”牢民生底线,“保”住基本生活,统筹做好民生保障,对于特殊困难群众也给予了重点关注,确保重建发展过程不落一户一人。
风雨兼程
感恩奋进幸福加码
要帮扶更要自力更生,石棉县全体干部群众只争朝夕,聚力攻坚,不等不靠,走出了一条石棉县的灾后恢复重建之路。
8月29日,天气炎热,在石棉县王岗坪乡集中安置点,许多附近的村民正在重建户刘泽英的超市里买水。
“房屋一共有270平方米,三层的楼房,底层用来开超市,上面两层用来开民宿,平均每天能入住四五间房。”刘泽英家紧挨进出安置点大路的“地理优势”,给开超市和民宿带来了便捷。
“没受灾前,只开了一个小卖部,搬进新家后,这么好的房子和地理位置,只开超市太可惜了。现在的超市是我和嫂子一起开的,除了超市,我们还一起开了饭馆。”刘泽英口中的饭馆就在相隔五十米开外的嫂子蒲建琼家。
当天正好是饭馆开张的第一天,蒲建琼正忙着收拾餐桌。
“我家房子上面两层用来开民宿,一共有6个房间,2个茶室。底楼的餐馆今天正式营业,已经接待不少客人了。”蒲建琼说。
刘泽英和蒲建琼利用重建房屋开起了超市、民宿和饭馆,从以往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现在变身“民宿主”,端起了“旅游饭”。
重建家园,更多的力量在汇聚。石棉县将灾后恢复重建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相结合,围绕群众需求,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让灾后基层治理“元气满满”。
“我们在集中安置点成立了联村党委和自管委,并印发《集中安置点管理办法(试行)》,以规范管理安置小区店招店牌设置及人居环境,实现了安置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王岗坪乡党委副书记袁平杰介绍。
除此之外,王岗坪乡还搭建了“邻里之家”共享空间,促进邻里和谐;建立“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引入雅安绿风公益组织,提供养老托幼、就业服务,全面满足小区群众需求;同时,积极实施挖角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善治广场、新风礼堂,推动社区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移风易俗也是充分利用“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的重要实现形式。“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石棉县广泛开展政策解读、法治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650场次,覆盖群众超过4.3万人次;依托“德古”和“路吉达克”等民间权威人士,组建志愿服务队,上门宣讲劝导120余人次;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车、村村响广播及“两微一端”等平台,播放宣传标语1.3万余条次,刊播系列主题宣传新闻310余条,放映相关电影70余场……
两年来,一张不断织密的“文明实践网”,将石棉县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行走在城乡各处,能够感受到一幅县乡的美丽风景——村风民风淳朴、人居环境靓丽、村民生活幸福……文明新风逐渐成为石棉县一抹亮眼的底色。
九月是丰收的时节,从灾后恢复重建自助自救,到搬进新家展开新生活,石棉县广大群众在感恩中奋进,凝聚起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
灾后稳岗
就业不落一户一人
近日,居住在石棉县蟹螺乡大湾村2组的袁进英因脚受伤正在家中休养。
“去年6月在县上参加了烧烤职业技能培训班,7月左右就去绵阳打工。目前在绵阳一家烧烤店里负责备菜、烤制等工作。”袁进英说,在烧烤店里打工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6000元左右的工资。
“以前在周围打零工以及家里一亩多地谋生,现在有各种技能培训班可以去学习,县上也会帮忙提供各种岗位。”
让袁进英高兴的事可不只找到工作这一件,她家灾后恢复重建的新房也即将完成装修。
“两年来,紧紧围绕群众灾后就业需求,共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石棉烧烤、黄果柑栽培等10个工种,囊括2966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其中重建户310人次,为群众就业增收奠定了基础。”石棉县就业培训和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廖霞涛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石棉县千方百计多向发力,把就业岗位、就业政策、就业服务送到受灾群众家门口,助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灾后恢复重建。
今年2月20日,石棉县2024年春风行动暨灾后恢复重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在王岗坪乡举行,23家企业、1300余个招聘岗位,吸引入场求职者近400人次,为灾后就业再添新动力,切实解决灾后群众的就业难题。
两年来,石棉县成功举办“天天招聘、周周送岗”专项行动60次,累计提供岗位11400余个,服务群众5200余人次;为进一步扩大就业服务覆盖面,石棉县还组织了34次送岗位下乡活动,提供岗位6400余个,并为2800余人次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与岗位推介服务……在就业援助、促进创业等方面,石棉县多措并举,努力答好就业答卷,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要把群众放在心上,还要把惠民实事和民生福祉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年来,针对重建户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脱贫劳动力、大龄人员等重点困难群体,石棉县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措施,成功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30人。其中,重点兜底安置王岗坪乡、新民乡、草科乡重建户就业困难人员180人。石棉县3763户重建户家庭中,劳动年龄内人员实现至少1人就业。
同时,石棉县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加强了基本生活救助工作,通过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并提升保障效率,将338户维修加固户及385户重建户共1407人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确保受灾遇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
贡嘎山的风,吹来不灭的希望;大渡河的水,涌动着向前的力量。“9·5”泸定地震石棉灾后恢复重建两年来,重建的步伐铿锵、发展的势头正酣,伤口被抚平,大地重焕生机,震后石棉在砥砺前行的重建脚步中,走出了新希望。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4-09-06 09:06:51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