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12 20:06:41 北纬网
本网讯 “这些农场里面用不完的‘农家肥’,都送给周边农户种庄稼了,反正都是自家猪粪做的,生态又循环。”6月12日,走进石棉县新民乡玺丰家庭农场的养殖场,负责人万仕斌正在打扫猪圈,在他眼里,种养循环才是生态养殖的最好表现。
农场目前养殖生猪400余头,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排泄物,在过去每年光是清理粪便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自从开始进行“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生态种养殖模式后,以往让人苦恼的“猪粪”摇身一变成了上佳的“肥料”,每天的猪粪都会通过圈舍内的管网输送至机器处进行干湿分离处理,干燥后的粪便会运往田里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现在已经是我们猪数量最少的时候了,正常来说要养2000多头,所以十多年前我就在思考如何把猪养得更环保,还好后面了解到‘种养循环模式’。”站在农场前万仕斌自豪地分享着发展生态种养的经历。
除了大力发展“种养循环”的农业模式以外,玺丰家庭农场还在果田附近建立了选果场,每年水果丰收季选果厂内都需要60余名工人同时作业完成分拣打包工作。这种“农场+农户”的共同发展模式,不仅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禀赋和区域养猪产业优势,创新了绿色生态养殖理念,满足健康消费需求,同时也形成了种植,养殖,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凭借着这一发展模式,石棉县新民乡玺丰家庭农场的养殖场还在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推介的四川省第一批“10+1”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中脱颖而出。这不仅是对其生态养殖模式的肯定,更是对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褒奖。
施雨池 罗晨 记者 吴丹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洋
来源:北纬网 日期: 2023-06-12 20:06:41
编辑:李洋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