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17 08:15:26 雅安日报
吴洪武在老宅“吴之英故居”向青少年讲述吴氏家风家规的事故
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家风家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等构成的传统风尚;家规,则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准则与教诲。
名山区车岭镇吴氏家族一脉,从1450年前后始祖入川至今已500多年,吴氏家族枝繁叶茂,族人遍及大江南北。吴氏族人始终坚守家规,以“忠孝”传家。
随着时代的变换,吴氏家规内涵也在不断传承中得到充实、完善与拓展,在“孝”字上,他们孝顺长辈、孝敬老人,敬畏规章、敬畏职责,在“忠”字上,他们忠于祖国、忠于职守、忠于本分,敬业奉献,乐善好施。
家规故事 始于明朝
现年84岁的吴洪武,是吴氏入川始祖第十四代。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他教书20年后,曾在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县志办工作。
“应多部门邀请,我正在写吴氏家规方面的书籍……”近日,见到吴洪武时,他正在自己的“筑梦空间”工作室校对《吴之英家风故事》一书。面对记者的到访,吴洪武放下手中的笔,讲述起吴氏家风家规的故事,让吴氏的好家规广为流传。
“我们吴氏家族的家规故事,要从明朝说起。”吴洪武介绍,1368年,明朝皇帝朱元璋即位,年号洪武。名山吴氏先祖吴祯,早年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为其帐前先锋,是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洪武十二年(1379年),吴祯病逝,追封海国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传位太孙朱允炆,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
有关朱允炆的去向,当时民间流传两种说法,一说去了海外南洋,一说到了西蜀四川。吴氏族人相信第二种说法。1450年左右,吴祯后人吴守信、吴守智兄弟历尽千辛万苦,入川寻找建文帝无果,担心遭到新君报复,兄弟二人不敢回去,只好在名山一个山沟居住下来,开始繁衍生息,成为名山吴氏家族的入川一世祖。而今,他们所住山沟名为吴沟。
吴氏老宅内, “忠孝”二字十分醒目
儒学大师 忠孝两全
吴氏老宅位于车岭镇几安村,坐北向南,是一处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的三合院。老宅现在叫“吴之英故居”,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洪武虽然自工作起就离开老宅,却一直在研究吴氏家风家规。据他介绍,吴氏家规,有据可考的包括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做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六世祖吴宗惠,把家规化繁为简: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到九世祖吴文哲,精炼为:忠孝传家,自贵自强。
吴洪武的曾祖父吴之英,吴氏十一世祖,是二十世纪儒学大师、爱国学者、维新志士、书法家,吴之英撰书对联“一家师法轼辙合,百年心事管鲍知”,是对吴氏家规的深化:修身齐家就要以爱国、学贯古今的苏氏子弟苏轼、苏辙为榜样,治国平天下就要以管仲、鲍叔牙为榜样。
吴洪武介绍,吴之英是四川国学院第一任院正,每月薪水140个银元。1913年,为纪念保路运动牺牲的先烈,他书写融篆隶魏于一体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当时给他的润笔费为500个银元。他说“烈士们热血可流,我吴某何惜这点力。”一个银元也没有要。至今纪念碑仍矗立在成都人民公园。同年,吴之英辞去四川国学院院正离开时,将节约下来的900多枚银元捐赠给国学院。他返回名山后,应父老乡亲厚爱,出任名山高等小学的校长,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吴之英对祖国忠诚,对父母十分孝顺,不但自己身体力行做,也教儿孙共同孝顺。他立下规矩:每天早上起床后,儿孙都要随他一起去给老太太请安,不得缺席迟到;寒冷冬夜,儿孙要轮流给老太太暖被窝,从不间断。
吴洪武认真校对《吴之英家风故事》一书
乐善好施 热心公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吴洪武直言,随着时代变化,吴氏家风家规也在不断注入新内涵,对国家讲究忠诚,对长辈讲究孝道,对生活讲究满足,对工作讲究认真,忠于职守、忠于本分,诚实守信。
吴洪武出生在教育世家,4岁便开始读书,他的父亲吴仲宣教他写的第一个字便是“人”。“人”字一撇,代表“身体”;“人”字一捺,代表“品德”,人生在世,既要有好的身体报效祖国,还要有好的品行待人接物。
1949年前夕,名山有一土匪头子任某,看上一名中学女生,准备抢去当“压寨夫人”,吴仲宣得知后立即将该女学生带到老家吴沟躲避……后来,该女学生成为一名教师,对吴家人当年的帮助感激不尽。
吴洪武的母亲宋桂英虽是农村妇女,却乐善好施。当地有户人家亲人去世没棺木安葬,宋桂英送去棺木;有人家遭土匪抢劫,宋桂英及时送去粮食等生活物品接济。受父母熏陶,作为吴氏第十四代,成家立业后的吴洪武,也在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带动子女。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作为教师家庭,他们每人每月凭票供应1斤半猪肉。有一年春节前夕,吴洪武得知新店袁如九、戴氏夫妇一家无肉过年时,用家中5人共7斤半肉票到食品公司买了一个猪头,从百丈走到新店送至其家中,让夫妻俩感激不已。吴洪武还常用对比的方式教育子女,现在大家衣食住行都不愁了,一定要感恩党和政府,感恩新时代的好生活。
吴洪武这样说,也这样做。他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热心公益。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等领域颇有造诣,书法尤其突出。中国艺术家学会评定他的书法润格标准为每平方尺5000元。但他为公益书写分文不收,被誉为“公益书法家”。20多年来,吴洪武每年都要组织书法同仁到学校、乡村义务书写;在为脑瘫儿童捐款行动中,为募集更多善款,他为捐款千元以上的集体和捐款300元以上的个人挥毫泼墨,义务书写作品100多件,募集善款8万多元;车岭镇几安村6组和11组修路,吴洪武捐款6万余元。
吴氏子孙 代代接力
吴洪武膝下有两男一女,在他们夫妇两人的感染下,个个优秀。大儿子吴浩,12岁那年步行20公里山路,就为给住在吴沟老家的奶奶送猪蹄;他大学毕业上岗领到第一个月52.8元工资,就寄给奶奶40元;二女儿吴飞雪,敬业奉献,连续多年被名山区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小儿子吴劲松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子女们每到周末,都会尽量回家陪父母,下厨做饭,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吴洪武的孙辈,吴氏家族第十六代,两女一男,胡曦丹、吴欣鑫、吴彦君。
“我们从小就接受着特殊的教育!”吴欣鑫说,每年大年三十阖家团聚,爷爷发压岁钱时总有一场有奖竞答,主题全是围绕吴氏家规家训,有忠于国家、忠于人民、遵纪守法等内容和有关高祖爷爷吴之英的言行事迹,他们在尊老爱幼、孝顺长辈,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爱党爱国,脚踏实地,务实自强的教诲中成长,吴氏家规早已深植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发芽、开花、结果。
胡曦丹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听外公讲高祖吴之英的故事,明白人的一生,需要过得充实且精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大学毕业入职北京一家大型国企,在工作中,严于律己,面对挑战不退缩,现成长为成都分公司资深财务经理。
胡曦丹7岁女儿是吴氏一脉第十七代,年龄虽小,却能背诵吴氏家规许多内容,表示长大后要传承优良家风家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加权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桃月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3-09-17 08:15:26
编辑:李桃月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