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7-22 09:11:19 雅安日报
安置在小区附近的垃圾分类收集点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名山区在追赶“新时尚”的路上,马不停蹄。
17日,记者从名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来,名山垃圾分类工作力度大、进展快、效果好。截至目前,名山区已在63个小区、院落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2.462万户居民。
垃圾分类“截流”
城市生活环境提档提质
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行行树木碧绿青翠,一个个小区整洁亮丽,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这些场景构成了一幅名山美丽的生态画卷。
“以前,我会把垃圾全部塞进垃圾袋,扔进小区的垃圾桶;现在,小区摆放了分类垃圾桶,我每天都会把垃圾先分类,然后按照种类再投放。”居住在杰翎雅苑小区的胡女士说。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给小区垃圾桶增设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识,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促使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推进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措施,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名山区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名山区生活垃圾分类“截流”模式,推动城市生活环境提档提质。
今年以来,名山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与第三方服务公司签订服务项目,共投入生活垃圾分类亭16套、可回收物称重传感器16套、660L其他垃圾桶120个、240L四分类垃圾桶110套,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1辆、厨余垃圾“桶换桶”收集运输车1辆。同时,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收集和转运由垃圾分类运营公司负责,其他垃圾的收集和转运由环卫作业公司负责,餐饮商家、公共机构和物业小区产生的厨余垃圾由餐厨垃圾收运企业负责。目前,名山区基本实现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覆盖,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
“垃圾”变“资源”。坚持“末端牵引前端”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体系,实现低值可回收物从“垃圾”到“资源”的转变,推进环卫清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两网融合”。
在充分结合垃圾分类试点经验与实际情况下,不断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名山区探索出生活垃圾分类“截流”模式。可回收物源头“截流”:可回收、电子、大件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由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负责上门回收及处理,以达到再生资源类垃圾直接在商铺、商场、工厂、住户家中实现截流并分流的效果目标。有害垃圾单元“截流”:将有害垃圾专用收集袋设置在小区单元门口,当居民家中产生有害垃圾时,到单元门口指定位置进行投放,再由运营公司负责收集,并直接运送至有害垃圾暂存点,进行暂存处理,最终达到将有害垃圾截流并分流在单元门口的目的。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地面“截流”:将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设置在小区地面,当居民家中产生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时,到小区地面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进行分类投放,再由环卫公司、餐厨垃圾处理公司、物业公司负责将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直接运送至中转站进行处理,以达到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截流并分流在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的目的。通过“截流”和“分流”,简化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步骤,从而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分类正确率。
强化宣传引导
推动垃圾分类落细落实
“垃圾分类是生态保护的有力举措,更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孃孃,这个宣传手册,对垃圾分类进行了详细讲解……”连日来,在名山城区,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广场、走进街道社区,向市民发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推广垃圾分类理念,目的就是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生活的“新日常”。
垃圾分类项目全覆盖推进以来,名山区各单位、社区组织宣传人员,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在物业小区、重要场所等开展定点宣传活动,在公共机构开展讲座,针对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知晓率。同时,在各小区、院落主要通道投放花草牌、宣传展板、门型展架、主题字等宣传设施,营造生活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63个小区、院落第二轮入户宣传,累计入户32790户次;公共机构宣传70次、公共区域定点宣传48次、校园宣传2次;累计发放宣传折页37250份次;通过电信运营商推送垃圾分类宣传信息16万条。通过大力宣传、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名山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已达到36%。
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下一步,名山区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深化垃圾分类教育引导,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雨川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桃月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3-07-22 09:11:19
编辑:李桃月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