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5-24 09:41:54 雅安日报
芦山县2024年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活动现场
5月15日,雅安市2024年群众广场舞集中展演活动在芦山县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市的16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以舞会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展现舞蹈的无穷魅力。
3月15日,芦山县2024年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活动在芦山县滨河体育公园举行,来自8个乡镇(街道)的竞演队伍依次登场,展示各乡镇(街道)的文化魅力。
2月1日,2024年芦山县迎春文艺演出举行。该县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登上舞台,精彩演绎《芦山“乡”当潮》,用说唱的形式给大家拜年,细说“自家”新变化,掀起了整场演出的高潮,更展现了芦山乡镇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
今年以来,一个个精彩的文艺文化活动,丰富着芦山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个精心搭建的舞台上,芦山县干部群众放声歌唱、纵情舞蹈,展现了芦山儿女踔厉奋发、昂扬向上、感恩奋进的精神面貌。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根脉。近年来,芦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锚定“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统筹推动文化惠民、精神文明建设等同向发力、深化拓展,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用好乡村文化阵地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走进位于芦山县川西药谷·禾茂田园景区内的“三味书屋”,一排排书架上整齐码放着各类书籍。有涉及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的,有关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有青少年们爱看的科普书籍,也有讲述党的创新理论的读本……
这个书屋,是飞仙关镇凤禾村农家书屋。闲暇时,当地老老少少便喜欢往书屋里“钻”,从书中汲取营养成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在芦山县,类似这样的农家书屋共有34个。多年来,这些农家书屋氤氲起一阵阵书香,带领广大农村儿童和农民用知识改变自己、用知识创造人生。
从农家书屋里,大川镇小河村村民祝卒香学到了中药材种植技巧,逐渐成长为一名种植能手。如今,依托毛慈姑种植,她带领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思延镇,当地人大主席团依托农家书屋开办“乡村课堂”,提高群众反诈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宣讲乡村振兴政策……丰富多样的“课程”,让村民精神生活“富”起来。
乡村振兴,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近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芦山县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具体工作中,芦山县聚焦农村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惠民导向,整合基层文化资源,搭建“3个总站+N个服务点”的服务体系,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实现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资源与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中心)实现共建共享,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乡村“十里文化圈”。
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龙门镇创成全省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村镇,龙门镇青龙场村、双石镇创成市级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村镇,思延镇、太平镇祥和村、宝盛乡玉溪村、双石镇双河村被评为县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有力引领全县乡村文化振兴工作。
加强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探索实行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去年以来,芦山县高质量承办四川省第二十五届“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送文化下乡活动、雅安市2023年度文艺惠民宣讲暨乡村文化振兴活动、2023年雅安市第二届乡村文化艺术季暨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雅安赛区展演活动等文艺文化活动180场次,开展农家书屋阅读活动200余次、公益电影放映70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芦山县共有艺术表演场所及活动广场45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其中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3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博物馆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这些文化阵地,为芦山群众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
“世间信息纷繁杂,审视真假把眼擦。立足客观求真相,花灯辟谣把忙帮……”“大地一旦被污染,生灵怎能把身安。世界变成大花园,垃圾分类是关键……”芦山花灯,是从古老的傩戏中脱胎出来的民间戏种,于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芦山特色地方戏曲,芦山花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芦山人成长,是芦山一张独特的乡土文化名片。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所在,振兴乡村文化必须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芦山县将群众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地方花灯戏曲与网络辟谣、垃圾分类、扫黑除恶、党史学习教育、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相结合,通过线上和线下传唱宣传,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党的创新理论、国家大政方针等“飞”入寻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芦山县累计创作乡村主题文艺精品《移风易俗陋习去》《欢喜花灯俏生活》《二十大精神暖人心》等芦山花灯作品30余件,让这一地方戏曲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
这背后,深藏的是芦山人民对于乡土文化的广泛认同和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这项工作急不得、慢不得,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芦山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组建县委宣讲团15个,持续推进“花灯宣讲”品牌提升打造工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全会精神等广泛开展理论宣讲500余场。
围绕“爱在姜城”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姜城党旗红”“青年志愿”“梦之号”“姜城幺妹”“姜城银辉”等在群众中叫得响的志愿服务队伍10余支,充分发挥凝聚、引领作用,成为群众喜爱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
把文明行为、良好婚俗、孝老爱亲等作为移风易俗重点工作进行推广,开展各类移风易俗活动7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次,在全县群众中吹起文明新风。
榜样带头,以文润心,以文化人。在芦山广大乡村,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不断被夯实,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速形成,芦山儿女“踔厉奋发、昂扬向上、感恩奋进”的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如今,文化振兴让芦山乡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得到传承与创新,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广场成为广大村民学习交流的新场所,文化自信在姜城大地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本报记者 李丽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4-05-24 09:41:54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