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1-10 09:39:21
7日上午10点,芦山县石羊集中安置小区内响起阵阵歌声。29栋楼4号房门口,一对六旬夫妻正在练歌。丈夫举着一张手抄歌词,满脸笑意地望着妻子,妻子则跟着伴奏深情高歌。
夫妻俩一个名叫竹培荣,一个名叫龙升霞。两人将地震以来的心路历程写成了歌词,在身边人群中传唱。
“‘4·20’芦山大地震,主席总理亲临芦山城。政策制定及时又周到,小康的日子最光明。全国好心人支援芦山城,我们团结一心向前进……”
拥军秧歌的曲调,配上自己作的歌词,在龙升霞的深情演绎下,一首感恩主题曲传递了灾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歌颂,对全国爱心人士的感恩,对生活的自强不息。
地震时
八方支援让我们倍感温暖
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那场强烈地震,龙升霞至今记忆深刻。
“那天早上,我准备去赶集,买只鸡,没想到忽然就晃了起来。”龙升霞说,自家的房屋在4月20日前已经拆除,准备在21日那天破土动工,没想到地震来了。
和丈夫竹培荣一起躲过了地震的威胁,龙升霞和邻居们一起被临时安置在县城文化馆内。
“考虑到晚上可能要下雨,老伴就把身上的所有钱用来买了油布,分发给邻居搭建简易帐篷。”龙升霞说,地震后,邻居们展现了无私互助的精神,纷纷将自家抢出的物资共享。
震后,救援力量进入芦山。龙升霞所在的安置点也来了志愿者。
“许多外地志愿者不分昼夜,为我们搬运救灾物资,常常累得连饭都吃不下。”龙升霞十分感动志愿者的博爱精神,也十分佩服维护安置点治安的特警,“白天我们活动时,他们在巡逻;到了晚上,我们睡了,他们还在为我们巡逻,保护我们的安全。有这些特警,大家在地震期间没有被偷过一件物品。”
地震后
我们用歌声传递感恩
去年7月,在当地社区的分配下,龙升霞和竹培荣住进了板房安置小区。生活安置好了,龙升霞老两口便常常回忆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
“国家力救受灾人,我们应做加油人,不等不靠动手快呀,用行动报答党恩情。”歌词撰写者竹培荣指着一段歌词念给记者听,他说,要把他对党和国家,对社会各界的感恩之心,通过歌声唱出来。
一句句歌词寄托了两位老人的淳朴感情。目前,龙升霞已经将歌曲录制下来,准备当作社区坝坝舞的主题曲播放。
“龙升霞嗓子好,唱出了感情。歌词也写得好,把我们的心声都表达出来了。”邻居李正约在龙生霞的影响下,也常常哼唱这首感恩之歌。
“以后大家就听着我唱的这首歌来跳舞,既锻炼身体,又传达感情。”龙升霞对老伴作的歌词十分满意。
虽然暂时居住的过渡板房条件比较简陋,但龙升霞和竹培荣却十分知足。竹培荣告诉记者,等以后搬进新家,他还要再写一首重建之歌。
记者 卫葳
责任编辑:姜丽
日期: 2014-01-10 09:39:21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