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4-15 09:09:53
汉源百里花果长廊(大田段)
大田乡新中村新村文化院坝,村民正开心的跳广场舞
汉源花神广场一隅
媒体代表参观大田乡胜利村的村民马永洪的苹果园
前域乡草莓采摘园里一派忙碌的景象
双溪乡深沟村村民汪国华接受媒体代表采访
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光热资源条件,造就了汉源优质的农产品。草莓、大樱桃、苹果、梨等特色水果四季不断,大蒜、番茄、辣椒等蔬菜畅销全国。灾后重建中,汉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科学重建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新产业,走“农旅结合”道路,让农民逐渐走上致富之路。
走进汉源前域乡草莓采摘基地,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冬草莓采摘的季节,但大棚里依旧一片忙碌的景象。农民们正忙着整理枯萎的枝叶,以便下一季草莓能更好的生长。
该草莓基地负责人白咏从事第三产业多年,通过灾后产业重建,结合当前农村深化改革的推进,他看到投资农业的巨大商机。在唐家乡、前域乡等地建立大型生态草莓采摘基地。一方面,白咏用电子商务平台和农超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以农旅结合的思路,开发生态草莓采摘游,带动当地一条致富路。
前域乡草莓采摘基地按照“农旅一体”的思路,以灾后产业重建为契机,以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引入具有先进理念和种植管理技术的现代农业公司,发展冬草莓采摘园100余亩,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融体验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经济效益显著,对周边群众有着很好的带动作用。“草莓都是请当地乡亲帮忙管理的,现在灾后重建对农村产业发展有很大的扶持和很多优惠政策,我希望能和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白咏说。
一方面,冬草莓采摘园的发展,让许多受灾群众得到切实的好处,另一方面,“百里花果长廊”的打造,更是为环线周围的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整合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汉源于2013年10月启动建设“百里花果长廊”。以新建和扩建的方式,打通九襄、唐家、清溪、双溪等7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并与108国道贯通形成长约100公里的环线,将优质金花梨、白凤桃、大樱桃、精品花椒等万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和流沙河流域的上千亩现代有机观光农业基地联成一线。
目前,“百里花果长廊”主线已经具备通车能力,上百万吨鲜活农产品从这条环线进入市场。环线带来乡村运能提升,也惠及沿线群众20余万人。村民马永洪就受益其中。
“平时在市场上只能卖2、3元钱的苹果,采摘体验时能卖到5、6元钱。”大田乡胜利村的村民马永洪在“百里花果长廊”上建立了一个100多亩的红富士苹果采摘园,能采摘苹果三四十万斤,每逢节假日,每天都会有100多人前来体验采摘,最多的一天超过五百人。仅此一项,马永洪的收入就增加了100万元左右。
“在灾后产业重建中,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让农民发展产业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大胆的实干,这才是根本。”四川电视台记者冯纪元说,汉源县抓住了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蔬果产业,并形成新的旅游环线,不仅让老百姓有了新居,更有了增收新途径,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老百姓老有所依,老有所图,这是雅安灾后重建最让人欣慰、感动的地方。
因为“百里花果长廊”的打造,为双溪乡深沟村桃源的升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地的受灾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农旅一体”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初步实现了“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在双溪乡发展旅游业的热潮中,村民汪国华大力发展白凤桃产业,并将重建的房屋打造成环境优美的农家乐。2014年,依靠农家乐就收入了仅10万元,2015年汉源赏花旅游月开始后,农家乐的生意蒸蒸日上,与2014年相比,每天的营业额更为稳定。
抓住灾后产业重建机遇,汉源县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强、完善新村建设。
9日下午,与同行的媒体代表刚走进大田乡新中村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就听见一段节奏强劲的音乐。院坝广场上,十多个村民正在跳“广场舞”,另一旁的乒乓球桌上,几个老人正在进行着大“PK”。
“现在开起了茶楼,收入也增加了。”大田乡新中村村民周国秀曾经的住房是几十平米的小房子,一家人仅靠一个小小的裁缝店维持生计。“4·20”芦山强烈地震让周国秀家的房屋严重受损。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周国秀积极参与重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好了3层高的小楼房。如今,周国秀用自家的门面急需经营裁缝店生意,并且新开了一家茶楼,收入大大增加了。闲下来的时候,她会跟好朋友一起去文化院坝跳跳广场舞、打打羽毛球等锻炼身体。“现在不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更充实了。”周国秀高兴地说。
“大田乡新中村新村文化院坝紧紧围绕农村文化资源配置和利用,不管是从建设方式还是功能布局,都为灾后重建的新村聚居点注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四川在线首席记者华小峰说,汉源灾后重建的新村,不仅在居住功能上考虑全面,还为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进行了充分考虑,让老百姓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大大丰富精神生活,让受灾群众渐渐走出灾难的阴影,对未来新生活充满了希望。 (记者 蒋阳阳 实习记者 李晓明)
责任编辑:白雨锶
日期: 2015-04-15 09:09:53
编辑:白雨锶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