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3-10 09:58:06
3月7日,2015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第四届阳光汉源花卉节(以下简称“汉源花卉节”)在汉源县九襄镇开幕。花海果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乡村旅游又一次在汉源掀起高潮。
作为此次花卉节各项大型活动的主办会场之一,九襄镇花神广场从7日起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如织的人潮为花卉节的开幕打响第一炮,而距花神广场数百米的三强村新村聚居点也因花卉节备受关注。
会节热
带火新村旅游接待
三强村新村聚居点位于汉源县万亩花海核心区,紧邻花神广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此次汉源花卉节,完成重建的三强新村成为九襄镇乡村旅游的一个新景点,吸引了大批游人。
在三强新村漫步的成都游客吴芳丽一年前曾来汉源旅游,当时,正进行主体建设的三强新村给她留下深刻印象。7日,再到三强新村,漂亮的新村让吴芳丽连连称赞:“重建新村真漂亮。”
灾后重建的美丽新村让游客流连忘返,作为新村主人的重建户更是热情接待。
“来来来,刚炸好的坛坛肉,香得很。”7日中午12点,新村重建户钱云淑忙碌一大早做好的汉源特色坛坛肉出锅,几声吆喝之下,立刻吸引了数名游人。
当日,是钱云淑的家庭餐馆开业第一天。作为九襄镇一个普普通通的果农,入住新村后的钱云淑一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餐饮接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计划搞住宿接待。”对于未来的家庭发展规划,钱云淑已经有了底。
新村重建户刘晓东家,宽敞的底楼被装修成饭厅,依次摆开四张大圆桌,桌上摆放着干净卫生的碗筷。已是午餐时间,阵阵饭菜香味从厨房飘出;厨房里,刘晓东的妻子和妹妹忙得不可开交,将一道道菜肴精心烹制出锅。
“昨天就接到电话订餐,共四桌。今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开始忙碌。”刘晓东告诉记者,他家从去年10月开始搞旅游接待,目前已积累了一批客源,生意还算不错。
产业兴
“一三互促”铺就致富路
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聚居点,三强新村占地面积19亩、安置农户21户92人。在新村规划上,当地政府以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为方向,在进行住房重建的同时,积极配套建设附属旅游接待设施,着力将其打造成前庭后院、瓜果飘香的“花香农居”旅游接待村。
三强村党支部书记穆崇军介绍,三强新村现有7户农户从事旅游接待,新村能同时提供20余个床位,满足近百人同时就餐。花卉节头两天,三强新村7户接待户中,有5户家庭旅馆住满游人,生意红火。
目前,除已从事旅游接待的7户农户外,三强新村还有不少农户准备发展旅游接待。村民陈丹丹将自己家的底楼装修得大气精致,她计划从明年起搞旅游接待,以餐饮和住宿为主。
不仅仅是会节经济——“春天能赏花、夏天能避暑、秋天能品果、冬天能沐阳”,立足自身优势的精确定位,三强村一年四季都充满人气和活力,吸引了不少中老年游客到这里养生度假。
“我家用4个房间进行接待,目前这批客人已住了2个月,都是来汉源养生度假的中老年人。”同为新村重建户,穆崇军一家利用新家开设家庭旅馆,供养老者长期租用,“每个房间一个月月租1000元,这笔钱足够家庭日常开销所需。”
记者手记
随着全市农房重建工作全面完成,各县区农村重建户陆续搬进新家园,“住进好房子”。住进好房子的同时,农村受灾群众更要过上好日子,产业发展必须跟上来。
三强村新村聚居点是全市200多个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中较为普通的一个,但该聚居点在产业发展、“一三互促”上效益明显,旅游接待成为新村重建户致富增收的新渠道,旅游产业正逐步成为新村的主导产业。
以微知著。
在灾后重建中,我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产村相融同步发展,力争在每个新村聚居点都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灾区群众就业增收、奔康致富。
对于未来,我们信心满满,踌躇满志。
责任编辑:刘凯丽
日期: 2015-03-10 09:58:06
编辑:刘凯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