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1-18 09:41:05
熊猫古城一角
“2012年,你幸福吗?”在宝兴县问到这一热门问题,绽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总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由衷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这种幸福感正是该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正能量。
2012年,是我市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的破题之年,也是宝兴县实施“三年崛起”战略的攻坚之年和高水平建设和谐生态熊猫家园的关键一年。
高起点,大手笔,快速度;新理念,新作为,新篇章。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2年,太多的事件为宝兴县写下里程碑!太多的亮点在宝兴人心中刻下烙印!
这一年,宝兴县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谋定而后动,做美了城市、做绿了工厂、做精了农业、做优了旅游、做强了生态,走出了一条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这一年,宝兴县成功应对了“8·1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突发事件,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逆势而上、科学发展的“宝兴答卷”!
古城引领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
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金狮舞动……2012年10月25日,宝兴县城入口处人潮涌动,宝兴县精心打造的熊猫古城景区一期项目揭开面纱,正式开门迎客。
“这里的人真幸福,生活工作都在景区里,不出家门就像‘搬’进了新家!”在夹金山第五届红叶节期间,熊猫古城成了众多游客必选观光景点,脱胎换骨的城市面貌让不少游客惊叹不已。
2012年,宝兴规划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按照国家4A级景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分三期打造独具熊猫文化特色,蕴含川西民居风情和民族、宗教、生态、红色等文化内涵的熊猫古城。
经过一年的精心打造,我省首个以熊猫文化为主题,以县城城区为核心打造的3A级景区一期项目正式落成揭幕,并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发挥了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带动作用。
这正是宝兴县创造性贯彻落实省、市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和主推“熊猫旅游文化”等战略部署的重大成果,被市委确定为全市城市建设的典范,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关心、指导和高度肯定。
打造产城一体集镇,加快仁朵、泽根等16个新村聚集点打造,全面完成雅马高速公路(雅宝段)可研报告,顺利推进省道210线绕城公路项目,新建通组(林区)公路……熊猫古城建设热火朝天,新村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完善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山区县正在完成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
“绿”为支撑
新型工业集约发展
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工人们着装齐整,紧张有序地忙碌在生产线上。
这是记者在宝兴县灵关镇工业园区内宝兴县剑锋制箔电子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今年,高润光伏辅料碳化硅项目、易达太阳能光伏硅刃料项目一期冶炼生产线、硅刃料加工生产线及剑锋制箔等项目相继在宝兴竣工投产,这为宝兴县打造集新材料、绿色能源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注入了活力。
工业产业层次少是宝兴县先天“短腿”,宝兴县能不能在工业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宝兴县委、县政府在苦苦思索中做出优化选择——发展绿色工业,大力推进以新材料产业园区、石材产业基地建设和传统优势企业上市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无规模,不成主导。扩规模、强效益已成为产业发展一个不争的事实。
宝兴县进一步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启动了罗家坝和五龙工业组团建设,完成征地180余亩,投资4292万元完善了园区道路、电网、防洪提、通信和排污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孵化器平台建成使用。积极清理“杂小散乱”企业,中小企业“入园行动”深入推进,园区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0家。
在石材唱主角的工业结构中,延长石材产业链,促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宝兴县通过推动建设省级石材碳酸钙质量检测中心、汉龙石材交易展示中心,完成汉白玉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水处理加工循环再利用的新型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扶持腻子膏项目扩大产能,实现石材废浆“变废为宝”。
与此同时,宝兴县还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本土企业,强化企业发展软环境,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数据点击: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1亿元,增长30%;规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增长29.3%。
有机为重
现代农业硕果摇枝
去年12月3日,在国家认监委2012年度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工作会上,宝兴县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县)授牌,成为此次全国12个获得授牌的区(县)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个获得授牌的县。
宝兴县以“生态、绿色、有机”为突破口,提出了“做精有机农业”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一主四辅”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以中药材产业园建设和特色有机农产品培育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获得了丰收。
全县中药材面积达17.69万亩,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3000亩,成功申报国家和省级中药材科技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川牛膝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被评为“四川省中药材现代化种植特色示范基地”。
作为配套发展的特色果蔬、林竹、畜养和有机茶产业,宝兴县成功引进云瀚、逢春、茂源等涉农企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林麝养殖、雪菊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高山延季蔬菜、水果、林竹、药蜜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9个。拓宽“熊猫老家”、“夹金山”、“蜂桶寨”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旅游产品更丰富。
有机产品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宝兴县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推出9个有机认证主体(企业、合作社),取得竹笋等3个有机产品认证、雪山芸豆等8个有机产品转换证,有机茶认证面积达3200亩,有机作物种植面积达8173亩。认证魔芋等无公害农产品10个,基地面积达4.04万亩。
数据点击:全年累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77亿元,同比增长3.5%。
招大引强
生态旅游高端发力
今年2月,宝兴县政府与恒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0亿合作开发宝兴旅游资源项目正式签约,拟高端打造2 个5A 级旅游风景区和旅游度假胜地。
此合作开发项目占据的只是宝兴高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一席。宝兴县还引进江苏云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 亿元打造全国最大的4A 级自驾游生态观光农场旅游基地,与北京天诚集团签订了总投资50 亿元的高端会议养生休闲中心项目协议,拟打造全域景区化。
与此同时,宝兴县成功将熊猫古城打造成为全省唯一以县城城区为核心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精心策划了“春、夏、秋、冬”四季和黄金周主题营销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神木垒冬韵·品味中国西部林海雪原体验游”及“2012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暨宝兴夹金山第五届红叶节”系列活动,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县”和“四川省生态旅游十佳县”。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获得四川首批“低碳生态旅游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有力地提升了宝兴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数字点击: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25.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5亿元。
生态立县 打造绿色诺亚方舟
去年10月8日至19日,由联合国环境署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印度海德拉巴召开。
由于在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宝兴县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县级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经验交流。
在2012年中意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博览会上,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宝兴模式”成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命题。宝兴县把生态文明作为引领宝兴发展的主动力,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为基础,以全域生态景区化发展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在打造中国绿色诺亚方舟的进程中,着力把美丽宝兴打造成美丽中国的“生态样版”。
宝兴县牢牢抓住生态这一核心优势,扎实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项目、天然林保护等项目,被环保部评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编制”项目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准,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县域单位。
宝兴县还以风貌塑造、“七进”活动和“五乱”治理为抓手,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县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2011 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城镇”,硗碛乡和灵关镇钟灵村等5个乡、村被命名为“2011 年度环境优美示范乡村”。在2011—2012年全国生态功能区考核中,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一。
同时,宝兴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城和省级生态县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功能区,启动了国家级生态文明县规划编制工作,省级生态县创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核查,硗碛乡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宝兴县被国家旅游局、品牌中国旅游专业委员会评为“国际生态会议基地”。
务实创新 社会建设奋力前行
8月18日凌晨1时,宝兴县城和灵关镇、大溪乡突降暴雨,引发县城冷木沟突发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全县6个乡镇受灾,省道210线15处断道,受灾人数16834人,紧急转移安置6615人,全县直接经济损失48555.9万元。
“这么严重的灾情,只有2人失踪、1人受伤,太难得了!”坊间,有人对灾害中的人员伤亡情况感到吃惊。
“宝兴县在‘8·1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周密布置、科学应对、指挥有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的损失,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成功避险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滑坡专业委员会主任乔建平给出了答案。
这只是对宝兴大力建设效能型政府、廉洁型政府,加强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考验之一。
一年来,宝兴努力发展社会事业,力促社会和谐。以省政府落实“九件大事”为契机,争取各类社会事业项目9个,总投资达1264.42万元。实施教育“两个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省级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积极探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成功创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全面推进城乡人口计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和独生子女家庭户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试点,成功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省级综合改革示范县”。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将80岁以上老人纳入老龄补贴。加快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硗碛乡夹拉村成功入围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创新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建设,全年无恶性刑事案件发生,连续六年保持省级“无毒县”称号。加强道路交通、工矿商贸行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严肃查处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8个,成功避险地质灾害15起。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见证了宝兴科学发展的“轨迹”: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数,下同)21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亿元,增长22.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44亿元(实际数),同比增长12%;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94亿元,同比增长133.7%。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80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00元,同比增长16%。
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呈现了宝兴县的“魅力”:四川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熊猫古城3A级景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县)、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全国十大最美风景县”、“全省生态旅游十佳县”、“省级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示范区”……生态家园、小康家园、幸福家园,宝兴名副其实。
回望过去一年,一个个项目、一串串数据、一张张“名片”织成了宝兴县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为宝兴县科学发展抢占了先机、积蓄了后劲。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建设之年,也是宝兴县实施三年崛起战略“大上快跑”的决胜之年。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宝兴县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高水平建设和谐生态熊猫家园、打造“中国绿色诺亚方舟”为目标,实现城乡统筹、“两化”互动、三产相融,加快全域景区化建设,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现“三年崛起”各项目标任务,奋力推进宝兴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续写新辉煌!宝宣 记者 徐玉婷
责任编辑:姜丽
日期: 2013-01-18 09:41:05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